12月17-18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召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方案论证会,对西北和西南片区第一、二批国家临床研究基地建设方案进行专家论证,6个省、自治区的中医药、民族医药管理局,7家基地建设单位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副司长王思成、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杨龙会和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马光辉、陕西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刘力、附属医院院长赵晓平出席会议。
开幕式上,马光辉向与会者介绍了陕西省厚重的历史文化、丰厚的中医药资源区域优势以及省政府对中医药事业的关心支持、我省中医药事业取得的进展和成效;刘力介绍了学校概况以及学校和附属医院以基地建设为平台,以重点病种为引领,完善医院临床研究体系建设,促进临床医疗和科学研究深度融合方面所做的努力。赵晓平在致辞中表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落户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为医院乃至陕西省中医药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医院将通过项目的实施,加强临床科研基础条件、重点病种、研究能力及人才队伍等方面的建设,深化重点病种临床研究,全面提升医院临床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以实际行动为陕西中医药事业发展起到积极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
王思成副司长向参会人员介绍了基地建设方案论证会的背景和第一批基地建设概况,对基地建设围绕优势病种解决中药传承引领发展,传承创新驱动发展,诊疗方案优化,特色技术筛选,基础平台建设等做了全面的诠释。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西藏自治区藏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甘肃省中医院、云南省中医医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分别就基地前期建设成果和下一步计划进行了汇报。专家组针对各基地建设情况及汇报内容做点评,并提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司长孙塑伦做总结发言,要求基地建设过程中要处理好基地与医院、重点病种与普通病种、专职科研人员和医生、基地办公室和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杨龙会强调要求,各基地要对专家提出的建议进行认真梳理,对重点病种方案进一步优化,保证基地建设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副司长王思成主持会议
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马光辉讲话
陕西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刘力介绍学校概况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