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要闻
我省专家中医战“疫”经验刊载于环球时报
发布日期:2020-03-17 17:14|
分享:

3月10日,武汉方舱医院休舱,江夏方舱医院也在此时完成了其历史使命。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雷根平教授作为领队,带领67名陕西中医抗疫人员自2月14日进驻江夏方舱医院,在此夜以继日奋斗一线。同时,他也作为江夏方舱医院副院长带领中医援鄂军团在此疫区最前线默默耕耘,进行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观察和科学研究,而这些工作经验一直受到环球时报(GLOBAL TIMES)关注。

近日,环球时报(GLOBAL TIMES)辟出专版对中医药抗疫进行了深度报道。在该报道中,雷根平教授从临床疗效观察角度强调了中医药在治疗新冠肺炎方面具有确切疗效,并展示了陕西中医药大学科研团队对新冠肺炎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证候、舌苔、脉象、影像组学、血液代谢组学等指标的分析结果,客观解释了中医药效用。但在中医药的深层次机制学研究方面,雷教授认为应该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及临床试验方法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医药的抗病毒机理。

在对环球时报记者解释中医辨证论治新冠肺炎经验时,雷教授认为新冠肺炎属于中医湿瘟范畴,而湿温是所有中医传染疫病中最为复杂的一种,除传染力极强外,更是病缓势重,病机复杂,证候错综,传变多端,治难中的,或合邪致病,缠绵难愈,反复发作等。湿瘟常由内外湿热为患,内外病邪相引,合而致病。湿瘟病机中,热乃阳邪,其性升腾炎上,热即火之渐,其性向上向外,而湿即水之类,其性向下向内,一阴一阳,郁遏蒸腾,变证丛生,既能蒙上流下,又能弥漫三焦,波及其他脏腑,甚则耗血动血,气随血脱,又经常会闭遏伤阳,脾胃阳虚。由此可见,湿瘟疫病变证极多,最近金银潭医院尸检及我们通过400余例影像分析可充分证实这一点。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七版)的通知”已经增添了关于新冠肺炎的病理改变描述,比如增加了肺脏、脾脏、肺门淋巴结、骨髓、心脏、血管、肝脏、胆囊、肾脏、脑组织的多脏器病理现象分析。另外,以舱内多见的呼吸系统症状为例,该类病人干咳、口渴、发烧,同时却中焦湿困明显,可见,干咳、发烧为假象,实因粘痰阻于肺泡、细支气管等难以咯出导致,治疗中可以给与柴胡、肉桂等外疏肌表湿热、升举阳气,内温化痰湿等,不可盲目止咳加重病情,当然,还有其他多种复杂情况需要中医异质化论治。

环球时报报道最后还引用了多位中医专家及文献的观点,进一步证实了雷根平教授的中医抗疫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