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专栏>2024世界传统医药大会专栏>2024世界传统医药大会动态
为全球草药的质量与安全提供新思路新技术新方案
发布日期:2024-12-05 17:22|
分享:

中国中医药网讯(记者 黄 心)12月4日,2024世界传统医药大会草药质量与安全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来自全球各地的中外专家学者450余人齐聚一堂,围绕“草药质量安全和标准设置”“基于草药的创新药物研究”“草药资源与可持续供应”三大主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和讨论。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中国工程院院士肖伟、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强等专家学者出席论坛。

论坛上,16位专家学者作报告,为全球草药的质量与安全、资源与可持续利用,以及创新药物研发提供新思路、新技术与新方案。

肖伟介绍,中药智能制造已成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由于中药是多成分复杂体系,与化学药相比质量控制更具挑战性,亟需解决“控什么、控多少和怎么控”的关键科学问题。其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以功效物质为核心的中药全过程质控及智能制造策略,通过构建功效成分群发现新方法、建设中成药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研发中成药智能制造技术,解决了“控什么、控多少和怎么控”的问题。

张强介绍,随着我国中医药产业的快速增长,利用新兴技术和工具开展创新中药研究的需求与日俱增。其中,利用新型药物递送技术研发高效低毒的创新中药药物制剂,拓展中药临床应用范围,已成为行业研究热点。他简要回顾创新制剂技术在中药新制剂研发中的应用概况,重点介绍中药纳米制剂等前沿技术和进展,以期为新技术助力中医药发展提供示范和参考。

欧洲药典中医药工作组主席鲁道夫·鲍尔表示,要使传统医学被主流医学所接受,必须对药用产品的作用方式进行合理的解释。在研究寻找活性原理和作用模式时,必须考虑到,草药经常以含有数百种成分的提取物为基础。许多化合物将有助于治疗效果,并将涉及多种作用模式和靶点。因此,在研究中需要一种整体的方法,最好是通过组学方法来实现。

欧洲科学院院士托马斯·埃佛斯表示,系统生物学和人工智能(AI)是所有生命科学学科的强大新工具。这两种新技术(工具)的整体方法也吸引了来自中医学者的兴趣,因为人们预计它们可能有助于解释复杂中药配方以及针灸的多因素作用模式。系统生物学和人工智能将改变传统医药学,最终导致未来研究模式的转变。

名古屋市立大学生药学教授牧野利明表示,中药来源于天然资源,其质量控制非常重要。中药质量通过药典中规定的指标成分含量来控制,但中药的指标成分并不总是中药的药效成分。通过选择活性成分含量高的中药材,可以制造质量更好的品牌中药。

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教授姜志宏介绍,中药拥有巨大新药开发潜力,但由于现有技术和思路的限制,许多活性强但含量低的成分被忽视。这些中药“暗物质”成分长期被埋没,亟待通过新技术挖掘。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肝病医学部学术主任/全军中医药研究所所长肖小河研究员介绍,他领衔团队创新性提出中药新安全观,首次提出中药毒性认知新模式(固有型,特异质型,间接型,混合型),开创性建立药源性损害“精准辨识-科学解析-三维防控”全链条关键技术体系,推动实现中药安全性问题“可解释,可评价,可预测,可防控”。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段金廒表示,随着我国中医药产业的快速增长和产业链的不断拓展延伸,中药农业与中药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及副产物与日俱增,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已成为行业发展面临的新的重大问题。近年来中药资源循环利用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可为世界天然产物资源循环利用提供样板、示范。

其他8位中外嘉宾亦作了精彩的报告。论坛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中药)、道地药材品质保障与资源持续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